
8月12日上午,中南綠建承建的杭州市高新濱江區(qū)濱康路與聚才路交叉口人行天橋開通試運行,由此,中南綠建精心建造的高新濱江區(qū)首批規(guī)劃建設的4座人行天橋全部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并先后投入使用。
圖為濱康路與聚才路交叉口人行天橋的效果圖和投入使用后實景
圖為濱康路與聚才路交叉口人行天橋投入運行后行人過天橋場景
濱康路與聚才路交叉口的人行天橋外觀非常華麗,俯瞰時猶如絲帶交錯相織,平面呈異形“工”字形,主橋總長約176.6米,橋寬5.5~13米,采用漸變異形鋼箱梁結構。此前投入使用的3座天橋外觀形態(tài)也非??∶溃蛉缫惠喰略?,或如彩云舒展,或如浪潮翻卷,第一座投入使用的江虹路與新月路交叉口人行天橋平面呈圓弧“L”型,主橋總長約92.5米,橋面寬度6.5~10.46米;第二座位于濱盛路與育華巷交叉口,平面呈異形“L”字形,主橋總長約65米,橋面寬度6~8米;第三座位于長河路與濱和路交叉口,平面呈“工”字型,主橋總長約227.5米,橋面寬度4.8~10.63米;4座橋梁均采用鋼箱梁結構。
圖為先投入使用的3座人行天橋的效果圖(左)和實景照片(右)
首批人行天橋是杭州市高新濱江區(qū)“136”主題攻堅活動重點項目及民生實事工程,4座鋼結構天橋各展風姿,巧奪天工,彰顯奢華,與周圍建筑和綠化景觀相互映襯,匯聚成建筑與自然相融合的巨幅大景;夜幕中,天橋在燈光映射下更是流光溢彩,誘人眼眸,當開著燈光的車輛在天橋下雙向通過時,猶如群龍穿梭,美輪美奐,已成為高新濱江區(qū)的明星橋梁,成為居民休閑、游人拍照、抖音創(chuàng)作的打卡地。
在每座橋梁的施工建造中,為了不影響人員、車輛通行,項目管理班子嚴格管理,提前做好各項應急預案,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強管控,確保了工程施工和人員、車輛通行的安全;并對鋼箱梁等大型鋼構件的吊裝、焊接全部安排在行人和車輛最少的深夜進行,避免工程施工給交通增加壓力。
圖為一組橋梁施工照片
現(xiàn)在,熙熙攘攘的人群每天通過自動扶梯、垂梯或人行梯道輕松上下每座天橋,順利經過各交叉路口,人車分離改善了各橋所處路段在高峰期的擁堵狀態(tài),使交通要道順暢有序,人員出行安全便捷,城市形象更加現(xiàn)代時尚。在高新濱江區(qū)這座現(xiàn)代新城的越來越繁華中,有中南綠建建設者們用智慧筑造、用汗水澆灌、用雙手精雕細琢的匠心努力,為高新濱江區(qū)增添繁華色彩,中南綠建的建設者們戰(zhàn)高溫,搶進度,晝夜奮戰(zhàn),辛勤付出,高質量完成了每一項工程的施工任務,為建設美麗濱江做出了積極貢獻。